
2025年11月8日,《肺癌患者的生命笔记》新书发布会在广州举行。本次发布会由该书主编、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肺内一科主任医师杨衿记教授牵头举办,汇聚医护专家、抗癌患者及各界代表光大e配,围绕“让医学与人文共创肺癌患者的璀璨新生”主题,共同探讨肺癌防治背后的医学进步与人文温度。

《肺癌患者的生命笔记》不仅是一本关于肺癌的科普读物,更是一部关于生命韧性与希望的真诚记录。书中内容源自杨衿记教授团队打造的“肺事讲·Lung Talk”科普品牌,历时两年,沉淀21场患者访谈精华,分为“肺腑之言”“肺疑所思”“肺解之谜”三章,融合患者真实叙事与专家专业解读,实现从情感到知识、从故事到实用的全面覆盖。

杨衿记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:“医学需要温度,生命需要力量。我们希望这本书不仅传递科学抗癌的理念,更能打破社会对肺癌的恐惧与污名,让‘肺癌是慢性病’的认知深入人心。”
多位在杨衿记教授及其团队长期照护下的抗癌患者亲临现场,分享了他们与医生共同书写的生命故事。退休的王女士在晚期肺癌诊断后顽强生存14年,跨越36万公里求医路,如今仍能照顾九旬父亲、游历山河;曾是教师的严女士在靶向药与免疫治疗的帮助下,从“绝望主妇”蜕变为“生命斗士”;许先生的母亲林阿姨通过基因检测与靶向治疗光大e配,成功控制病情并重获旅行自由;易阿姨在辗转国内外治疗后,最终在国内医护团队的个体化治疗与人文关怀中找回信心。
这些真实案例,不仅是肺癌诊疗进步的缩影,更是医学与人文交织的生动写照。
心理学专家刘向欣教授指出,本书虽以“肺癌”为题,但其意义远超疾病本身。“所有肿瘤患者、家属,甚至普通大众都能从中获得启发。我们希望通过真实的故事,唤起社会的共情与参与,共同消除对癌症的偏见。”
这些故事是无数医患共同奋斗的缩影,也见证着我国肺癌诊疗的进步——从靶向药迭代到免疫治疗突破,从多学科协作到同情给药制度落地,中国肺癌诊疗正以精准医学与医学人文守护生命。他们的讲述,既是对过往抗癌经历的回顾,更是对未来抗癌之路的期许。发布会不仅是一本书的亮相,更是一次医学进步与人文精神的传播,它让人们看到,医学治愈身体的病痛,人文温暖心灵的创伤;抗癌不仅是患者的孤军奋战,更是医护人员、家属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接力。
《肺癌患者的生命笔记》在编辑设计上也颇具匠心,采用轻巧的“口袋书”形式,便于随身携带、随时阅读,拉近了读者与内容的距离。正如李安娜医生所言:“这本书让普通人的故事得以留存,只要书在,他们的生命印记就不会消失。”
《肺癌患者的生命笔记》不仅是一本书,更是一座桥,连接医学与公众,传递信念与温暖。它提醒我们:肺癌虽可怕,但生命更强大;医学治愈身体,而人文,照亮心灵。
(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)光大e配
思考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